|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有爱的海贼王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这两天在lof上看到一些关于剧场版《RED》的讨论,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我没有具体调查,但我相信在不同平台上,对这部电影的主流讨论风向应该是会有所不同的。但毫无疑问,lof应该是聚集了最多《海贼王》主要受众的地方(并且是喜欢表达自己观点的受众),所以这里反映出的一些现象很值得玩味。
首先,我自认和各位相比,算不上“海贼迷”,虽然我追这部作品的时间也有17、8年(笑)。在我这个算不上死忠粉的人看来,这部剧场版直白得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争议的地方。当然不是说对它进行探讨就存在什么理解问题,我总觉得投出去后能产生不同回响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因为它能引起思考。而如果产生的回响中有太多负反馈,那一定不是观众的问题,但也不见得完全是作品本身的问题,宣发、舆论导向等都有可能对此产生影响。
下面,“非海贼迷”,并且只看过一遍剧场版,没有做全面调研的才疏学浅的在下,谨在此表达一些在现阶段对这部作品的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首先抛出观点:这部剧场版最大的问题在于形式上跑得太远,而内容上完全没有跟上,以及对于原作的解构和角色定位分配上同人感太强。
下面从4个小点具体来说:
1.为什么看完《RED》感到“失望”?
2.故事背景的设计,即创作的本源是否与原作产生违和?
3.造成乌塔悲剧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
4.《海贼王》的“新时代”来了吗?
1.为什么看完《RED》感到“失望”?
当然是因为期望值太高(笑)。
个人认为,这次剧场版的宣发工作做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不火都难。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它的宣传和作品本身存在割裂,而且电影的实际质量和它的宣传也明显“德不配位”,这里主要在于剧情的过分直白简单,以及老套。
在很多粉丝看来,一部作品的宣传,要么是以作品本身的故事为卖点,要么就是利用演职人员的影响力吸粉。但《RED》除了使用这些常规手段之外,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打造了乌塔这个“虚拟偶像”。而且是把发MV、更新播客、参加活动,搞通告……等现实中的造星流程全都来了一遍。当然这种宣传手法自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搞虚拟偶像本来也是本作的另一个主要目标。问题是这种宣传,并不是所有粉丝都能接受得了。
其中的错位感在于,对原作剧情党来说,乌塔这个角色在原作中的参与度太高了,红发的“女儿”,路飞的“发小”,这个设定本就已经拉满了期待,粉丝们对这个新角色充满好奇,自然不会放过她的一举一动。
然后呢?就是她作为虚拟偶像出场了,这部分展示,在专注于推敲剧情和角色性格的观众中产生的效果就是——乌塔是个活泼可爱,热爱歌唱事业的小偶像。虽然其中也有明显暗示黑化的部分,但总得来说表现的是正面的形象。
可在实际剧情中,这位“小偶像”虽然本意为善,做的事却无法让人苟同,而且电影剧情的导向明显也并不认可她的行为。即便咱们抛去“结果反推”的因素,在电影上映这么久之后,乌塔依然以正面的“虚拟偶像”形象继续活跃在市场上,这基本上已经是偶像形象和剧情人物完全分隔开了。
一个简单的推想,如果剧中的民众在苏醒后得知自己被她操纵了,有可能会原谅她,甚至继续追捧她吗?
不能吧。
但我们却在片尾看到了各路原作人士还在很愉快地拿着她的唱片,当然这有可能是这次演唱会之前发生的事,但如果是这个意思,那插入在电影中不是更好?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为了继续维持乌塔的歌姬形象,而营造出了一个她“仍在歌唱”的氛围。
假如她只是一个和原作人物没什么关系的新角色,想必粉丝们还不会反应这么强烈,一边造星一边演剧情也没啥问题,可现在的结果就是这么玩儿了之后,粉丝间难免会产生争执,因为这个角色的定位完全乱了,没能把觉得虚拟偶像很有意思很时髦单纯图一乐的粉丝,和喜欢研究剧情的粉丝的关注点统一起来。
导致这两拨人走进电影院后,都发现好像和自己预期的不一致,就导致了失望和不解。
这也是我想说的形式上迎合了时代前沿的市场需要,但内容与此不符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海贼王》是否需要加入这样的表达形式,也就是下面要提到的。
2. 故事背景的设计,即创作的本源是否与原作产生违和?
首先,咱们不能说艰苦的时候就不唱歌了,毕竟战争年代也有革命歌曲呢,也确实能鼓舞士气、安抚人心呢,所以不是说困难的时候就不搞文艺创作了,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精神力量。
问题在于,《海贼王》中是否有诞生乌塔这样的全民歌姬偶像的土壤?
个人认为,以前的《海贼王》是不会有的,甚至说当前的原作可能都不具备这种条件,但剧场版确实塑造出了这样的环境。
这样说的原因是,海贼王已经连载了25年,25年可以造就一代人,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也发生了翻天巨变。而作者对作品世界观的塑造,和对所处时代的认知是分不开的。
虽然海贼王原作一直在努力维持着一种相对固定的科技水平(除了贝加庞克),但作为表达上更加自由的剧场版,为了吸引新粉丝,或者说制造话题,采用更符合现实情境的设定是无可厚非的。
在这部剧场版中,我们看到了无处不在的影像电话虫,这是一个和原作差异巨大的设计,原作中影像电话虫出现得本来就比较晚,而且远没有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程度,而这个设计,是“造就”乌塔的最重要一环。
毕竟信息革命带来的影响,你我都再熟悉不过。(笑)
《RED》中影像电话虫的普及,基本就是影射了当前现实中的互联网环境,可以说,正是因为有着这样联通世界的“网络环境”,才使得即便是在既存在特权压迫,又有强盗肆虐的世界中,仍然能产生乌塔这样的全民偶像。
假如原作中有这么发达的信息化环境,那很多剧情恐怕都得改写,当然前面也说过,20多年前尾田肯定是没想过这些,毕竟他也没在搞科幻,但我认为现在的他也不会轻易在原作中写这种设定,因为大家都知道,信息传播手段、能源、社会构成都是构筑世界观的核心要点,一般不会随便去动。
所以把“互联网”搬进海贼王世界的剧场版,已经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了,观众产生违和感也是很正常的。
可如果你要搞世界歌姬,那这个改动又是顺理成章的。然后你这么一改,乌塔这个新角色是立起来了,可其他人也一起跟着变了,本来还在看报纸写信的民众,摇身一变都成网民了~(笑)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对原作解构的同人感”,这种完全模拟现代环境的表达手法,真的怎么看都不应当是官方搞出来的。
而本作中的原创人物也好,核心剧情也好,都是围绕这么一个像同人一样的世界观来设计的,自然也是同人感满满,也就是下一条要说到的,造就这场悲剧故事的根本原因。
3.造成乌塔悲剧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
乌塔在红发海贼团时期,怎么看都是个可爱的好孩子,问题就出在和红发分开后,特别是在她家通网后!(笑)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一切换成一个更加熟悉的剧情模式:一个成长在相对封闭的小山村里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太多了解,有一天突然获得了接触世界的手段,比如通过wb(?),看到了很多世界的黑暗面,觉得zf腐败、坏人又多,老百姓活着真难,这怎么看都不合理,然后就准备揭竿而起,成为偶像(??)……不是,我是说这个时代谁都能在网上发言嘛,可能他就讲了几句话,被人转发了几万次,就信心爆棚了,越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然后这个时候又正巧有人给了他一把枪,那他就真的有可能就端着枪上街了……
所以乌塔的行为咱们都能理解,这种事现在太多了,是的,我是说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太多了,所以顺着这个世界观的基础构成来看,这个逻辑是通顺的。
而把孩子“学坏了”归结为“上网”,当然是典型的责任转嫁。
所以真正的问题就出在戈登这个不靠谱的抚养人身上。
而这个人的塑造,其实也是逻辑通顺的。因为他虽然是国王,但完全就是个只钻研音乐的音乐宅,你根本不可能指望他懂什么社会学。
想必乌塔学会上网后,也问过他:“人间苦,何解?”,估计他也回答不上来,而香克斯其实早在乌塔小时候就告知了她答案——“因为这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公平正义。”只可惜乌塔那时还太小,理解不了。
所以乌塔要是还在红发船上,断不会形成这种非黑即白的片面世界观,香克斯要是知道戈登这么不靠谱,肯定也不会把乌塔交给他……
再说,虽然海贼王的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国家,但因此就真的塑造出这种纯粹以艺术专业建国的国家,以及音乐痴国王,就……真的太同人了(虽然在原创剧本中并不罕见……)。原作中对每个国王的描写可都是很有管理者风范的(不论褒义贬义)。
但这个音乐痴的性格呢,又是为了引出他即便国家被灭了也不肯丢掉魔王乐谱……所以就是环环相扣,看上去逻辑都对上了,但设计得太直白且都合主义。这种设计不仅承载了全世界众多读者期望的海贼王原作肯定不会用(除非尾田和编辑脑子都坏了),放在当下的冻鳗作品中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妥妥的同人水准。
综上,乌塔就是个成长环境不好的中二少女(中二要素占全了:自我中心、二元化世界观、最后以“原来你也一样”与世界和解),那再去分析她的行为合不合理,我觉得就比较没必要。在我看来这就跟熊孩子把你模型掰坏了,然后还要分析下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曾经把自家东西弄坏了,家里人也没怪他,还是他喜欢模型家里人不给买产生心理阴影巴拉巴拉……就是说,谁和小孩儿一般见识啊?(笑)
倒不是说看不起乌塔小姐,但我对她的态度就和剧中香克斯一模一样。
我认为片中香克斯的表现倒是很符合我的预期,如果我要把自己代入剧情,那我就是代他(笑)。我和他一样,认为乌塔是个好孩子,她只是真的不懂这个世界,才会犯这样的错,这是场悲剧,但她应该活下去,在理解了世界后,继续把自己的歌声化为他人心灵的支柱。所以我作为她的父亲,会选择原谅她,守护她。
其他角色的同人感就更明显了,不再赘述。除了克比的戏份我勉强当做是为了和原作最新剧情联系上,前CP9那帮人以及布蕾的疯狂加戏只能说完全是为了剧情方便,因为任意门,多方便……照这个逻辑,以后每部剧场版都让布鲁诺布蕾疯狂出场好了。(笑)
如果要说剧情的直白简单是因为剧场版篇幅限制……就……能让观众产生这种想法,也足以说明这片儿不够专业水准了,这不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啊各位亲,而且你不能说老板让你放歌你就不管剧情了吧,这是专业团队能干出来的事吗?咱也不要把标准降得太低了~
4.《海贼王》的“新时代”来了吗?
从一个一个的要素噱头上看,这部剧场版够“新”了,新得都不像海贼王了,所以如果要说从剧情上引领这个IP走向“新时代”,它完全没有做到。
当初宣传说的,一切因“红发”而起,加上漫画终章红发必定有重要戏份,观众都指望这片儿能承上启下,再不济也能为终章起个好头,结果……它起了个啥?
那么在剧情之外呢,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以及巨大的粉丝效应带来的高额票房收益、网络歌手Ado的爆火、主IP不断提升的曝光度和流量红利。
这一波顺应“新时代”的运营,他们确实赢麻了。
就我个人观察吧,最近的海贼王官方完全适应了现在的营销模式,基本每半个月必会整个大新闻,对流量的把控已炉火纯青。
我觉得到这一步,就可以了。
因为海贼当前主打的还是作品本身,除了在宣传手段上走进“新时代”之外,如果再有其他野心,比如追求形式或者概念上的改变,风险就太大了。它的受众也真没这个期待……吧……
而海贼作为一个主要求稳(现在是求平稳落地了)的作品,对于漫画表现的可能性方面也基本没有起到探索和扩宽的作用。
所以对于看剧情的粉丝而言,不管将来会是个什么样的“新时代”,其实和他们的关系都不大,而官方应该也清楚,对于这么一个作品,搞再多“新东西”,都不如把剧本打磨好。
我认为,《RED》的“新时代”是一次新的营销手法的试水,无论如何,制作方更会赚钱,赚得更多,才更有力气生产作品,希望下一部剧场版能既叫座又叫好吧。
至少把卡塔库栗、罗布路奇、烬…这些帅哥的戏份做足点啊!!(暴露乙女人本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