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日煙海 于 2024-4-4 12:29 编辑
我第一次写长文,献给大和!
想在休刊期间,细写关于大和为何自称御田和其性格的分析。究竟为何大和会崇拜御田?为何想模仿且成为御田?是什么造就“大和”的?
1. 自身的迷茫: 首先,为何御田从未与大和交流过,却是大和最崇拜的人?这必须追朔到大和的生长环境,首先可以确定大和自身是有一定程度的良知和善良,至少不会主动祸害别人,光这点就造就她与所处的海贼团格格不入。
也許從小開始她就對於自身的定義感到迷茫,不想成為自己那如暴君般的父親,但海賊團裡也沒有一人可以當她的榜樣,或給她答案,因為大家都是以她父親為首的,把「暴力」和「弱肉強食」貫徹到底。而大和自身才是這個「日常」中的異類,她不清楚自己是誰或想成為誰,她的心是不自由的。直到,她在御田身上找到答案。御田身上究竟有何魅力?
2. 始於混沌,啟蒙的開始: 御田打動大和的其實就是行刑場上,展現出不趨於她父親的精神,這恐怕也是大和自己長久以來埋藏在心中真正的想法:成為一個敢於反抗自己父親追尋自由的人。
凱多對自己人好嗎?這是肯定的,但這是在別人跟他有一致的思想的前提上,而且只限於強者。假如你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參考給大和飯吃的部下和反抗的武士,下場就是徹底的毀滅,他容不下與自己相佐的人。
而大和之所以還沒死,一半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孩子,另一半是凱多認為大和還在自己的掌控中,不斷灌輸她自己的思想,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逼迫她就範,如殺給她飯吃的人、戴上自爆項圈及肉體打壓,像很多有控制欲的家長一樣。我認為在御田被處刑前,大和就常受到凱多的「暴力」精神教育和洗腦,但大和因為打心底不認同凱多,所以沒什麼效果。不過可能由於沒表現出來,所以凱多也沒有太折磨她。從她能去觀望御田的處刑來看,表示她那時至少還能自由行動。直到她對凱多表示要成為御田,才讓凱多意識到這個孩子必須用更激進的方式改造,扼殺自我,她才受到更多的虐待。
順便一提,要不是大和繼承凱多的結實的身體,普通人早被折磨死了,看這一下打多狠。
這發生在很多不健全的親子關係上。權威式的父母最看重家庭地位高低,當他們的孩子不認同他們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怎麼了,而是自己的權威受到侵犯,必須懲罰他們,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東西而不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殺死大和不是目的,大和的「屈服」才是凱多要的。御田死前的言行為大和的世界注入一束光,讓大和開始有了思想,想要成為御田是精神啟蒙的開始,也是自由的第一步。
3. 精神上的寄托和模仿:
你們小时候有没幻想自己是某部作品的主角吗?我的話,小時候看海賊,觉得路飞超帅的,就會模仿他的行为,实用各种招式,超中二的😂 大一点则是模仿当时热门电视剧的偶像哈哈。肯定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和也是这样模仿御田,不过不是单纯行为上的模仿。
这话听起来很绕口,但事实是大和想要成为御田,但其实她不是成为像御田这个人,而是成为像御田一样自由的人。前面有提到御田于和之国而言,是反抗凯多的精神象征,支撑他们整整20年。
而对大和,御田更是为她拓展一条前往自由道路的精神偶像,第一个给她答案的人,所以她模仿偶像的一举一动。有不少人诟病这一点,但其实不难理解。前面提到,凯多海贼团里也没有一人可以当她的榜样,或给她答案,所以她用了最笨拙的方式去追寻自由,就是精神上的模仿。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其实如果你将大和看成一个单纯的孩子看待,就不难理解她的行为。
首先,大和人生中從沒有受到任何正規的教育,凱多給她的不是揍就是強迫她接受自己的安排。讀御田的手記,還是洞中那三個武士教她識字的。所以,她對外界和一些常識一直是缺乏的,這导致她的心智從未真正開化過。
其二,这20年间,她跟和之国的武士一样,不断在凯多的搜捕下逃亡,没有安心的时刻。而御田的手记是唯一一直陪伴她的东西,那不仅是她的精神支柱,对世界的认知和所谓的常识也都来自里面。换句话说,从小她的世界就是“御田”。所以,就像很多小孩子模仿自己的偶像一樣,既然沒人教她怎麼做,那她可以模仿御田怎麼做啊!
御田于她而言,是伟人,也一种精神。所以,初见路飞,她说路飞更像「御田」。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不可逆的血缘关系。身为凯多的孩子,她清楚知道没有任何人会帮“大和”。不只和之国,甚至她一直等待的草帽ㄧ伙都不一定会欢迎她。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谁愿意相信“大和”? “鬼之子大和”的身分让她孤身一人。
所以,大和一直強調自己是「御田」,並討厭凱多,也是在說自己喜歡御田,內心繼承御田的思想,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别人不一定能接受“大和”,但大家都喜欢“御田”,所以没问题!
回头一看,一些在旁人看来很奇怪的言行都有解释:模仿御田,认桃之助为自己的孩子,思想上没有男女之别,跟着路飞ㄧ伙一起泡澡,以及很多像小孩子似的行为举止。
这变可以参考路飞藏在女帝的衣服中,我觉得大和和路飞是一个脑迴路。
大和的年龄跟罗宾差不多,娜美还比她年轻几岁,但大和好像跟路飞和乔巴才是同一个年龄层,因为她的精神年龄还停留在孩童时期,单纯且执着,以赤子之心看待事物。模仿是一种小孩子使用这种自我认同和精神寄托的方式来给予自己肯定和自信。 她不知如何成为像御田的人,所以她模仿御田。而這個階段,大和的「御田」,看似膚淺且幼稚的,但其实模仿也是成长。
4. 追尋自我許多人學畫畫,都是從模仿開始。尾田老師也曾提到過,他以前就是模仿七龍珠的畫風,漸漸找出自己的風格,大和亦是如此。御田是大和的一盞小小的燈火,陪她磕磕絆絆的穿過黑暗的長夜,支撐她度過囚於鬼島的20年,直到黎明的到來,也就是路飛的出現。也是這時,大和的精神層面表現才漸漸豐富起來,不再只是「御田」。從第一次出現在路飛面前,大和一直以御田自稱,直到944話為保護和之助和小忍,她第一次使用自己本來的名字,大和。这是展露自己风格的开始。
之後,與路飛一起作戰、阻止凱多、阻止鬼島降落花之都,单靠模仿能做到这样吗?否,这些举动是都是出于大和自己的的意志,而不是單純模仿御田的行為,是上升到思想的繼承和自我人格的展露。
之前看到有人問,為何大和和凱多走不到一起?大和和凯多之间是观念上的冲突,她的思想在根本上就跟凯多不一样的。凯多因为儿时的经历,深信暴力是解决一切的办法,而他也一直用这种方式生存。但大和从御田身上看到,连凯多的暴力无法使其屈服的精神,意味着御田的“不屈”战胜凯多的“暴力”,这是非常强悍的力量。所以,在这个结点上,两人注定会分歧。
而大和本質上跟御田和路飛是屬同一類人。尤其後來,她與路飛只靠簡短的話語就能瞭解彼此的想法,非常有默契。
雖然相處時間很短,但很多時候,大和都能馬上明白路飛的想法。
大和与凯多,一個嚮往自由,一個以力量和暴力稱霸。兩個不同的思想在戰鬥中一次次的碰撞後,大和依然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定自己想走的路。到這裡,已經不是單純的模仿御田,而是「御田」成為她的一部份。最後,路飛叫她「大和」和草帽ㄧ伙對她的接納,也是對她本身的認同。
那为什么刚开始,大和本打算上路飞的船,后来改变主意了?一个原因是放不下现在的和之国,在桃之助成长起来前,大和应该会帮忙抵御外敌,另一个是大和也在寻找自我。
何为自我?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自我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后天形成的。我是谁?我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的个性是什么?我的喜好是什么?我的独特性为何?在同一性当中,有一种跨时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感,你因此能感受到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是同一个人。
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认为人的自我观念是起源于人的社会经验。其提出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自我论,核心概念为自我,也是个人的“自我觉察”与“自我形象”所构成的人格层面。所谓的“社会自我”发生于人与人的互动,因此,人类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调整社会自我。
前面提到过,大和对外界的了解一直是缺失的,她目前对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御田手記的文字上,而且她一直被困於鬼岛,并没有实际看到这个世界的样貌。和之国大战结束后,她也意识到成为御田和成为自由的自己的区别。她要追寻怎么样的自由呢?她的自身定位是什么?要如何寻找呢?答案就是自身的阅历。在另一本漫画中,记得有句话,亲眼在沙滩上找贝壳和看著书上贝壳的图像,哪个更能体会贝壳的美呢?文字的描写永远比不上真实经历的感动,大和本身的经历还不够多,那要怎么做?御田给了答案,就是亲身所见。所以她选择像当年御田当初选择离开花之都一样,游历和之国,追寻自我。
以前的「大和」是弱小的,無法抗衡也無法逃離自己的父親,自稱「御田」是精神寄託,也是自己憧憬的模樣。現在的「大和」是沒有任何束縛的,可以去任何地方,在土裡待了20年,終於冒出頭自由的小樹苗,不過還未成大樹。當她完成自己的旅程後,是否能成為獨立的「自己」?又是否會成為草帽的一員呢?讓我們期待名為大和的冒險!
P.S.: 如果要转载,记得标注出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