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2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贼王921话考据(2018年10月21日更新)
整理by TalkOP和之国考据专群众坛友,出处-TalkOP海道-海贼王论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前言:由于我个人一些私人事务,本周考据迟到了2天,在此向各位读者致歉,下周我会在周五出考据(按照汉化推出的时间而定,若汉化提前考据也提前)
一、名词
1.明王
图1
图2
明王(梵语:vidyā-rāja),又作金刚明王、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是佛教护法神,属于天界的天人,是执金刚神之一。据称是佛陀、菩萨的忿怒化身,密宗修行者经常以明王为本尊,以修行天瑜伽。
明王的明(vidyā),为智慧光明的意思,在密宗,指的是真言陀罗尼。王(raja,拉者),则是尊胜、具威力的意思,是对于君主或皇帝的一种尊称。明王的意思即是真言陀罗尼的持有者。
明王在佛教中归属在佛部、菩萨部之下,属(鬼神)明王部,共三十四尊。明王属于佛的教令轮身,刚强众生难以用说法柔顺调伏,须以威猛教令强制调伏之。明王是诸佛、菩萨用以降服妖魔的忿怒形像,以卫护佛门为己任,并教化、调服不信从佛法的刚强众生,使用善巧方便方法以大威力大忿怒相令其敬畏降伏,归依佛法。
主要的明王比如五大明王包含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夜叉明王,此外还有爱染明王、孔雀明王、大元帅明王等等。
图3 位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明王雕像。
2.将军行列(しょうぐんぎょうれつ)
图4
图5
将军行列其实映射的是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特有的一种人群队列,它有专属名词叫大名行列(だいみょうぎょうれつ)。
日本幕府武家政权说白了就是封建军阀政权。将军家虽然掌握了最多的土地,拥有最多的人口和兵力,但是如果大名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将军家,将军家依然是无法阻挡的。为此江户的德川幕府采用了一种名为参勤交代的手段来限制大名造反。参勤即参拜出勤,交代即交替轮替。江户幕府规定各个大名每年都要参勤交代一次,每年在江户(即今日东京)的时间为数月到半年不等,而大名的妻子则常住于江户作为人质。
在前往江户的过程中大名的队伍会如皇帝出巡一般有一条长长的队列,就叫大名行列,包括大名手下的家臣、护卫、仆役等,按照大名地位和规格的不同人数少则一百多人,多则上千人。比如江户幕府最大的大名,加贺藩102万5000石的前田氏鼎盛时期大名行列多达4000多人。(图6)这些人在前往江户的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的开销全由该大名自己承担。此外,大名行列还要肩负整备街道的义务,日本古代所谓街道类似于我们今天认知中的国道,也就是说大名去一趟江户还要兼顾修整道路的工作。
幕府所规定的这一切目的就是以参勤交代为手段削弱大名财力,使得地方诸侯们无力挑战幕府中央。
图6 每年在石川县(原加贺藩)金泽市举行的金泽百万石祭中表演的大名行列场景
3.酉时二刻(酉二つ)
图7
图8
图9
酉时二刻就是下午5点半到6点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在中国和日本古代都实行十二时辰计时的办法。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两小时,每个时辰对应着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于此同时,每个时辰又被分为四刻,每刻30分钟。在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之前采用不定式法,一刻时长不定,有大小刻之分,江户时代以后采用定时法,一刻就是30分钟。
图10
图11
4.小鸟两只(鳥2羽)
图12
图13
图14
这里的小鸟两只对应的其实就是酉时二刻。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生肖中酉对应鸡,用鸟指代鸡在日本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图15
5.刃武港和毒蛇(ハブ)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这里的刃武港日文版里假名表记为ハブ,而毒蛇直接用ハブ表记,意思都是特指日本独有的一种毒蛇品种,这种毒蛇产自日本冲绳,日语汉字表记为波布,国内也称其为冲绳波布蛇,有毒。
图20
6.逆三日月
图21
这里准确来说就是逆三日月。因为新月又指月缺,月球绕行在地球轨道上,介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在此刻,月球背向太阳的黑暗面朝向地球,因此新月时从地球上肉眼看不见月球。如果要给新月找个逆对应,那也应该是满月或者叫望月,也就是十五的月亮。
三日月指的阴历月初三的月亮,在中国和日本也被称为眉月或者娥眉月。
图22 三日月
逆三日月则指的是阴历二十六的月亮,在日本又称之为二十六夜,或者“有明の月”,这里的“有明”意思是“夜明け”,也就是黎明前的意思,逆三日月就是黎明前空中的月亮。
图23 逆三日月
这包含了两个意思:
首先是现实中的含义。阴历十五月圆之后,能看到月亮的时间越晚,到了阴历二十六,要到后半夜乃至黎明才能看到月亮。对于古代夜晚市面街道上普遍以来月光照明的时代,月亮升空的越晚越方便晚间行动。
其次是引申的含义,黎明前的月光,想必读者会想的比我更多。
图24
二、物
1.船
图25
图26
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是一艘龙首船。这是隐射的江户幕府时期德川幕府的御用船“安宅丸”。该船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于宽永9年即公元1632年下令建造并于两年后的1634年宽永11年完工的船。造船工艺采用和洋折中造型,外表上类似于日本古代的安宅船型,船艏置有龙头,并且在船桥上置有两层天守,排水量达到1500吨,对于当时日本的造船工艺而言这是非常巨大的船,并且内装极度奢侈豪华,豪华到了连幕府都无力维护保养,遂在差不多50年后的天和2年即1682年被幕府下令解体。
图27
2.额乌帽子
图28
在日本古代有身份的人都有戴乌帽子,按照身份的不同又分为立乌帽子(图29)、折乌帽子(图30)等。
图29
图30
当人过世后遗体在棺中佩戴乌帽子多有不便就用额乌帽子取代。其中,儿童遗体上佩戴的是黑色的额乌帽子(图31),成年死者以及健在的亲属则佩戴白色的额乌帽子(图32、33)。
注:采用的配图都是日本仪式祭奠照片,非真实死者图片,请放心。
图31
图32
图33
到了江户时代中期开始,在文学作品的配图中出现了穿白衣,披头散发,没有脚,头戴白色天冠(三角头巾)的形象,这里的白色天冠就是白色的额乌帽子,这也奠定了日本古代女鬼的基本造型,乃至现代日本鬼片中披头散发和着白衣依然是典型比如午夜凶铃里的贞子。
图34 鳥山石燕『画図百鬼夜行』 插图「幽霊」
3.落武者
图35
布鲁克身上脑袋上扎满箭,这是日本落武者的形象特征。
落武者是指在日本的战乱时期,作为败者而逃亡的武士,别名落人。在日本战国时代,农民为了恩赏和所持品,会狙击落武者的首级(落武者狩)。除了从战场中脱离外,主家败亡的势力在衰微而变成亡命状态的武家,以及其臣下都会被称为落人。著名的有平家落人,在逃亡后于山间等地方造成集落。在室町时代,没落并失去后盾的公家和武家亦会被视为落武者,被建造据点的当地町人袭击,失势的武家的屋敷被略夺。被流放的罪人亦会被视为落武者,理所当然地亦会成为落武者狩的对象。亦有“落武者连对薄穗都会感到恐怖”(落ち武者は薄の穂にも怖ず)的惯用句,即落武者对任何事都会感到恐惧的意思。
图36 游戏鬼武者中的落武者形象
图37 落武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散乱的月代头上扎着一把箭
4.乔巴、娜美和忍的忍服
图38
图39
图40
乔巴和忍的忍服都是伊贺袴式忍者衣装(图41),头巾为平头巾(图42),也就是用一块布包住整个头部。
图41
图42
娜美的忍服叫くの一・女忍者衣装,当然经过了现代意义上的改良(图43),双肩垂下就产生了露肩袒胸的效果,经常出现日本特色爱情影视剧作品中。
图43
5.龙
图44
图45
日语就和使用它的国家日本一样,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无论是它使用汉字,还是它的假名来自于汉字的笔画或者草书,乃至读音,既有本土的又有外来的。日语中当然有龙这个字,在日本汉字简化前用的和我们一样都是繁体的龍。日本汉字简化对某些笔画繁多的汉字进行了简化,有些简化和内地简化一样,有些则不同,形成所谓的和制汉字,比如“竜”。
在日语里,“竜”有两个标准音,分别是音读りゅう(罗马音ryuu,类似中文“流”)和训读たつ(罗马音tatsu,类似中文“他子”),除此以外,在现代日语汉字使用时“竜”还经常被赋予一个外来语的音,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ドラゴン(罗马音doragon,和路飞他爸的名字同音)。三种音,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有。和大中华圈一样,日本人常用“竜”这个字代表两种不同形态的龙,一者是西方的龙,长着翅膀,肥大的身躯;另一者是东方的龍,或者就是直指中国龍,中国龍的外形中国人都清楚,所以也一眼能看出来桃之助这龙和之前PH岛上先后登场的大小龙是不同的。尽管一字代表两个事物,但是日语里的“竜”却和中文龙不同,她是有区分的,什么区分呢?
图46 东方龙
图47 西方龙
首先是音。在日文里,东方龙和西方龙的音是不同的,西方龙是用doragon的音,也就是英语里的dragon;东方龙,如果单纯指龙本身则用ryuu或者ryou,这也是古代中古汉语龙的发音;如果是指和龙有关的事物比如龙卷风,则用训读tatsu,另外日本在十二生肖中龙年用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中的辰代表龙,发音和龙的训读音也是一样的,这是日本的本土音(日本是先有语言再有文字)。
其次是形。虽然日语汉字经过简化后,“竜”可以表示东西方两种不同形态的龙,但是在日本也有人使用上会用“竜”代表西方龙,而需要代表东方龙时则会用简化前的汉字,也就是繁体字龍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日语里区分东西方龙还是以音为主,特定情况下以形表示强调。
我曾经在六年前撰写过关于东西方龙对比的文章发在分析吧,其中详细分析了PH岛中东西方读音和文字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驾阅读:【CH】龙还是竜?りゅう or ドラゴン?从桃之助变成龙回溯(2012年10月22日).doc.doc
未完待续!!922话考据待回帖更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